第173章 苏轼一家人 (第1/2页)

加入书签

屈原:……

他倒是不知,后世人还记得他。

不过吃花,也不过是雅兴罢了,至于到底吃没吃,也就他自己知道了。

【到了唐代,更是有武则天这样的“花痴”,每年花朝节她都会收集百余种花朵,和米一起捣碎制成百花糕,由此,花朝节兴起了食花糕的习俗。】

“原来食花糕是如此而来的。”生活在武周之后老祖宗们其实对于食花糕的由来不是很在意。

只是他们记得,每到花朝节总能有这么一项,就像是已经习惯了。

平静的生活中,总要寻找些乐趣,就像后世人过节一般,快快乐乐的,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热情相待吧。

【而宋代的吃货苏轼更是不会错过,“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就是说的炸牡丹。】

对苏轼印象还停留在唐宋八大家之一以及他们兄弟二人真挚兄弟情的老祖宗们:……

这苏轼也当真是在后世人中存在感十足,好似什么事情都能提他一嘴。

苏辙:我怎么不知道我哥有这本事?

哥哥描绘的真好,就是弟弟想尝尝…

苏洵:臭小子也没说孝敬一下老父亲!

苏轼:我不知道啊??

看着自家老父亲以及亲爱弟弟的眼神,苏轼咽了咽口水,还得是现在的他承担了所有…

【南宋时的一位高人更是创下了泉州名菜梅花汤饼,浸泡白梅加上檀香末,和面粉揉成面片,在鸡汤中煮熟,高雅又美味。】

高人本人:…怎么我就不配有性命吗?

【明朝时美容养颜的桃花酒更是流传到了今天。】

美容养颜?!

老祖宗们来了兴趣,这明朝的桃花酒是如何做的?不知道可不可以在天幕中搜索到。

没有人会不喜欢自己更漂亮,别说是为了丈夫,就是为了自己,每日照镜子都赏心悦目,实在是心情愉悦。

【古人追求健康、风雅的饮食,吃花的习俗更是流传至今,当真是又浪漫又智慧。】

没钱没时间没精力捣腾这些东西的普通老百姓们:……

倒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只不过老百姓们没有那个精力去尝试新的。

若是早已经流传范围广,他们自然也是知道该如何做的。

真不知道当初那些第一个吃花的人是如何想的,莫不是没东西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返回顶部↑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 她好可怜?我选择先可怜可怜自己 祖传玉佩竟是空间,逃荒不慌 落地成盒之考公上岸版 集体读心,反派大佬放过我 墨入云霄 每日签到,神级大佬飒爆了 穿进最穷村,她靠经商风生水起 再入君怀 种地吧别把我留在后陡门的夏天 青梅是病娇我以前怎么没发现? 八零寡妇分家,携崽带全村暴富了 蜜宠替身娇妻:总裁的浪漫攻略 如果可以,我想逃离你们 落入深渊的光 风流村乱 只想低调发展,被迫和国家合作 农村小子闯社会 官场:请叫我首长,我太想进步了 帝江 你在荒凉与宁静,我在闹市与喧嚣